解释: ◎ 冕旒 miǎnliú [king's]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,也用作皇帝的代称引证解释: 1. 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。顶有延,前有旒,故曰“冕旒”。天子之冕十二旒,诸侯九,上大夫七,下大夫五。见 《 周礼 ·夏官·弁师》 。 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问答释义》 :“ 牛亨 问曰:‘冕旒以繁露,何也?’答曰:‘缀珠垂下,重如繁露也。’”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蒋太史》 :“王年三十餘,清瘦微鬚,冕旒盛服,执笏北向。” 2. 专指皇冠。借指皇帝、帝位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劝农访民所疾苦诏》 :“冕旒属念,无忘夙兴。” 唐 韩愈 《江陵途中寄三学士》 诗:“昨者京师至,嗣皇传冕旒。”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奏议颁赦》 :“若奏若启,达羣意於冕旒。” 胡适 《<镜花缘>的引论》 四:“他( 武则天 )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