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证解释: 1. 违反正道。 《书·大禹谟》 :“蠢兹 有苗 ,昏迷不恭,侮慢自贤,反道败德。” 《 国语 ·周语下》 :“必有三殃:违天,一也;反道,二也;誑人,三也。” 宋 苏轼 《秘阁试论·刘恺丁鸿孰贤论》 :“ 安 、 顺 、 桓 、 灵 之世,士皆反道矫情,以盗一时之名,盖其弊始於 西汉 之世。” 2. 还归正道。 《 管子 ·君臣下》 :“是故道术德行出於贤人,其从义理,兆形於民心,则民反道矣。” 尹知章 注:“道术既出,故莫不从义而顺理,理之极,则无奸僻之事,始见於人心,则人无不道矣。” 《 汉书 ·昭帝纪》 :“ 燕王 迷惑失道,前与 齐王 子 刘泽 等为逆,抑而不扬,望王反道自新。” 颜师古 注:“所为邪僻,违失正道,欲其旋反而归正,故云反道。” 3. 古代帝王举行祭天礼,事先修整道路,把新土翻到面上,称为反道。 《 礼记 ·郊特牲》 :“氾埽反道,乡为田烛。” 陈澔 集说:“反道,剗道路之土反之,令新者在上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