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证解释: 1. 同一等第。 《穀梁传·文公十八年》 :“秋, 公子遂 、 叔孙得臣 如 齐 ,使举上客,而不称介,不正其同伦而相介,故列而数之也。” 2. 同类。 汉 贾谊 《 新书 ·等齐》 :“君臣同伦,异等同服,则上恶能不眩於其下?” 清 龚自珍 《发大心文》 :“当念众生现富单那形、鳩槃荼形、夜迦形,或人生中粗弊如畜,福力轻微,或生疣赘,五官不全,同伦讥厌,己亦厌苦,我当巧术而以度之。” 3. 同一道德标准。 《 礼记 ·中庸》 :“今天下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行同伦,伦,道也,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