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: ◎ 挽歌 wǎngē [dirge;elegy;threnody] 哀悼死者的歌引证解释: 挽柩者所唱哀悼死者的歌。后泛指对死者悼念的诗歌或哀叹旧事物灭亡的文辞。 《 后汉书 ·五行志一》 “ 灵帝 数游戏於 西园 中” 刘昭 注引 汉 应劭 《风俗通》 :“酒酣之后,续以挽歌。” 《 后汉书 ·五行志一》 :“挽歌,执紼相偶和之者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 世说新语 ·任诞》 :“时 袁山松 出游,每好令左右作挽歌。” 宋 王应麟 《困学纪闻·评诗》 :“ 《 左传 》 有 《虞殯》 , 《 庄子 》 有 《紼謳》 ,挽歌非始於 田横 之客。” 清 孙枝蔚 《挽范眉生客死燕中》 诗:“挽歌但使皆名士,行哭何须是妇人。” 鲁迅 《而已集·革命时代的文学》 :“另有一种文学是吊旧社会的灭亡--挽歌--也是革命后会有的文学。” 1. 哀悼死者的丧歌。 《 晋书 ·礼志中》 :“新礼以为輓歌出於 汉武帝 役人之劳歌,声哀切,遂以为送终之礼。” 2. 以唱丧歌为业的人。 北魏 杨衒之 《 洛阳伽蓝记 ·法云寺》 :“有輓歌 孙巖 ,娶妻三年,妻不脱衣而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