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证解释: 插笏于绅。绅,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。 《 周礼 ·春官·典瑞》 “王晋大圭”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:“晋读为搢绅之搢,谓插於绅带之间,若带剑也。” 《 资治通鉴 ·汉武帝元封元年》 :“乙卯,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绅,射牛行事,封 泰山 下东方。”后用为官宦或儒者的代称。 《东观汉记·明帝纪》 :“是时学者尤盛,冠带搢绅,游雍而观化者,以亿万计。” 唐 权德舆 《知非》 诗:“名教自可乐,搢绅贵行道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内务府大员》 :“内府人员惟充本府差使,不许外任部院,惟科目出身者,始许与搢绅为伍。” 林纾 《与姚叔节书》 :“傖人入城,购搢绅残敝之冠服,袭之以耀其乡里,人即以搢绅目之,吾弗敢信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