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: ◎ 诵、弦:古代学校里读诗,只口诵的叫“诵”,用乐器配合的叫“弦”。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。后泛指读书、学习。 ◎ 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春诵夏弦,大师诏之。” ◎ 入于门墙,如造阙里。~,载飏淑声。 ◎唐·刘禹锡《许州文宣王新庙碑》 ◎ 联合式;作谓语;泛指读书学习引证解释: 亦作“ 春诵夏絃 ”。 《 礼记 ·文王世子》 :“春诵夏弦,大师詔之”。 郑玄 注:“诵,谓歌乐也;弦,谓以丝播诗”。本谓应按季节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,后亦以泛指学习咏诵。 《 艺文类聚 》 卷十六引 南朝 梁 陆倕 《为豫章王庆太子出宫表》 :“冬书秋记,夙表睿资;春诵夏絃,幼彰神度。” 《 北齐书 ·幼主纪》 :“养德所履,异乎春诵夏弦。” 唐 刘禹锡 《许州文宣王新庙碑》 :“入于门墙,如造 闕里 。春诵夏弦,载颺淑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