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证解释: 1. 梵呗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经师论》 :“咏经则称为转读,歌讚则号为梵音。” 唐 宋之问 《奉和幸三会寺应制》 :“梵音迎漏彻,空乐倚云悬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再至寺》 诗:“古壁栖金象,花宫出梵音。” 清 袁于令 《西楼记·捐姬》 :“听松风梵音,偶来萧寺,看他疏写千张纸。” 李涵秋 《广陵潮》 第六七回:“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们点齐香烛,请大家拜佛。霎时鐃鈸叮当,梵音高唱。” 2. 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。亦指佛、菩萨的音声。 《 法苑珠林 》 卷四九:“何等为五:一者其音正直,二者其音和雅,三者其音清彻,四者其音深满,五者周徧远闻。具此五者,乃名梵音。” 《三藏法数》 卷三二:“梵音者,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,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。” 3. 犹梵语。亦泛指 印度 的语言。 唐 黄滔 《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》 :“夫 毗沙门 ,梵音, 唐 言多闻也。” 五代 齐己 《赠念<法华经>僧》 诗:“更堪诵入陀罗尼, 唐 音梵音相杂时。” 明 王鏊 《震泽长语·音韵》 :“华音论读,必以一音为一读;梵音论讽,虽一音,而一音之中,自有抑扬高下。” 郭沫若 《文艺论集·太戈尔来华的我见》 :“我虽然不曾躬聆他的梵音,但是我在印刷物上看见过他 《从印度带去的使命》 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