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证解释: 亦作“ 羊旤 ”。 古人把羊怪胎等异常现象和羊的疾疫视作灾变的征兆,故称。 《 汉书 ·五行志中之下》 :“史记 鲁定公 时, 季桓子 穿井得土缶,中得虫若羊,近羊祸也。” 《 汉书 ·五行志中之下》 :“羊上角下蹏,刚而包柔,羊大目而不精明,视气毁故有羊旤。一曰:暑岁羊多疫死,及为怪,亦是也。” 《 清史稿 ·灾异志二》 :“凡恒懊、草异、羽虫之孽、羊祸,其灾火。”
yáng huò ㄧㄤˊ ㄏㄨㄛ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