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证解释: 亦作“ 藻繢 ”。 1.彩色的绣纹;错杂华丽的色彩。 《 史记 ·平準书》 :“乃以白鹿皮方尺,缘以藻繢,为皮币,直四十万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广譬》 :“泥龙虽藻绘炳蔚,而不堪广云之招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五色蝴蝶赋》 :“尔时忽覿斯蝶,目夺志丧,玩其藻繢非常,斑斕诡状。” 2. 文辞;文采。 《 南史 ·谢晦谢方明等传论》 :“ 方明 行己之度, 玄暉 藻繢之奇,各擅一时,可谓德门者矣。” 唐 元稹 《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》 :“其诗赋判论以文自试者皆得谓之文士,以经纬今古,理中是非者为上第,藻繢雅丽者次之。” 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元遗山诗》 :“ 苏 陆 古体诗,行墨间多排偶;一则以肆其辨博,一则以侈其藻绘,固才人之能事也。” 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 第八篇:“传奇者流,源盖出於志怪,然施之藻绘,扩其波澜,故所成就乃特异。” 3. 修饰;作美丽的描绘。 宋 曾巩 《<南齐书目录>序》 :“其更改破析刻彫藻繢之变尤多,而其文益下。” 清 魏源 《<诗比兴笺>序》 :“始知三百篇皆仁圣贤人发愤之所作焉,岂第藻绘虚车已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