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: ◎ 鼎: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,三足两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调味。比喻处理国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职责。 ◎ 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果闻勿药之喜,更喜调鼎之功。” ◎ 司徒,你怎生立一人之下,坐万人之上,~,燮理阴阳。(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二折)引证解释: 调和五味。喻指宰相治理天下。 唐 杜甫 《上韦左相二十韵》 :“沙汰江河浊,调和鼎鼐新。 韦贤 初相 汉 , 范叔 已归 秦 。” 清 孔尚任 《 桃花扇 ·媚座》 :“调和鼎鼐费心机,别户分门恩济威;钻火燃寒灰,这燮理阴阳非细。” 《天雨花》 第一回:“长成必定功名显,调和鼎鼐济苍生。”参见“ 调鼎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