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粮

解释: ◎ 资粮 zīliáng [warfave] 战资、粮草。引证解释: 见“ 资粮 ”。 亦作“ 资粮 ”。 1.粮食。泛指钱粮。 《 左传 ·僖公四年》 :“若出于 陈 郑 之间,共其资粮屝履,其可也。” 杨伯峻 注:“资粮,同义连绵词,资亦粮也。” 晋 刘琨 《扶风歌》 :“资粮既之尽,薇蕨安可食。”粮,一本作“ 粮 ”。 郭沫若 《文艺论集续集·孤鸿--致成仿吾的一封信》 :“但是研究者自身的生活的保障,至低限度的糊口的资粮,这求之于国外,比在国内是还要困难的了。” 2. 按规定发给的米粮。 《 旧唐书 ·裴胄传》 :“收其资粮,分为月进, 胄 至,奏其本末,罢之。” 3. 粮食为人生存之本,故佛教用以比喻善根功德。 南朝 齐 萧子良 《净住子净行法门·大忍恶对门》 :“是故发大乘者,多来此土,以救苦为资粮,以拔恼为要行。” 唐 段成式 《 酉阳杂俎 ·诺皋记上》 :“按者亦以死论,僧求假七日,令持念为将来资粮, 郑公 哀而许之。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事实二》 :“藏经中有 《俱舍论》 ,载颂曰:‘欲往前路无资粮,来往中间无所止。’ 东莱先生 吕居仁 临终诗云:‘病知前路资粮少,老觉平生事业非。’盖用前语。”

zī liáng ㄗㄧ ㄌㄧㄤ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