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: ◎ 道情 dàoqíng [a] 曲艺的一个类别。渊源于唐代的《承天》《九真》等道曲。南宋始用渔鼓、筒板伴奏,故又称道情渔鼓。至清代,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,如陕北道情、江西道情、湖北渔鼓、四川竹琴等。道情多以唱为主,以说为辅。有坐唱、站唱、单口、对口等表演形式引证解释: 1. 道义;情理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述祖德》 诗之二:“拯溺繇道情,龕暴资神理。” 前蜀 韦庄 《江上村居》 诗:“本无踪跡恋柴扃,世乱须教识道情。” 2. 修道者超凡脱俗的情操。 《 世说新语 ·文学》 “汰法师” 刘孝标 注引 《安法师传》 :“ 竺法汰 者,体器弘简,道情冥到。” 唐 杨巨源 《送李舍人归兰陵里》 诗:“家贫境胜心无累,名重官閒口不论。惟有道情常自足,启期天地易知恩。” 清 金农 《东峪访马山人卜肆》 诗:“高顙称狂客,端居证道情。” 3. 指修道者的情谊。 唐 元稹 《伴僧行》 :“春来求事百无成,因向愁中识道情。花满杏园千万树,几人能伴老僧行。” 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馀·方外玄踪一》 引 明 来复 《游天竺》 诗:“桂子巖前秋气新,老禪留客道情真。” 4. 曲艺的一种,用渔鼓和简板伴奏。原为道士演唱的道教故事的曲子,后来用一般民间故事做题材。 《全元散曲·端正好》 :“我则待闲遥遥唱箇道情,醉醺醺的打箇稽首。” 《 清平山堂话本 ·张子房慕道记》 :“忽见 张良 渔鼓简子,口唱道情,仙鹤遶舞,野鹿啣花,前来接驾。” 赵景深 《<中国古典讲唱文学丛书>序》 :“ 唐 代已有‘九真’、‘承天’等道曲( 《 唐会要 》 卷三三)及募化的道情; 宋 代又创制了渔鼓,为道情的主要的打拍乐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