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籍

引证解释: 1. 古代悬挂在宫殿门前的记名牌。长二尺,竹制,各书官员姓名、年龄、身份等。后改竹籍为簿册。册籍上有名方可出入。 《 史记 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 :“太后除 竇婴 门籍,不得入朝请。” 《 资治通鉴 ·汉景帝前三年》 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门籍,出入宫殿门之籍也。” 唐 颜真卿 《论百官论事疏》 :“其有无门籍人有急奏者,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对,不许关碍,所以防壅蔽也。” 明 陈良谟 《见闻纪训》 :“凡京官俱书名簿上,置 长安门 ,谓之门籍。有病註‘病’字在名下,不朝参,谓之註门籍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论文下·通籍》 :“ 汉 制:司马一人守宫门,记公卿之年貌,号曰门籍,以通其出入。” 2. 指门第与身份。 《 旧唐书 ·李林甫传》 :“ 玄宗 曰:‘卿以 仙客 无门籍耶?卿有何门阀?’” 宋 王谠 《 唐语林 ·补遗二》 :“ 揆 ( 李揆 )负才与门籍,不宜为此,颇忿而去。” 3. 弟子对老师的隶属关系。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 卷五:“ 梨洲先生 讲学 甬 上,遂相约渡 江 问道,齿隶门籍。”

mén jí ㄇㄣˊ ㄐㄧ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