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证解释: 亦作“间隔”。 1.隔绝;阻隔;分离。 晋 陶潜 《 桃花源记 》 :“自云先世避 秦 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絶境,不復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” 元 杨显之 《酷寒亭》 第四折:“喒两个自閒隔,为杀了裙釵,揽下非灾,不得明白。” 清 程麟 《此中人语·狐》 :“其右为某甲住宅,宽敞宏深,规模相类,中一砖墻间隔,此界彼疆,从不闻相侵优。” 2. 隔阂。 前蜀 韦庄 《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》 诗:“名卿名相尽知音,遇酒遇琴无閒隔。” 《 朱子语类 》 卷九八:“盖私意间隔,而物我对立,则虽至亲,且未必能无外矣。” 明 沉榜 《宛署杂记·铺行》 :“行之既久,上下间隔。” 3. 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。 宋 汪藻 《小重山》 词:“别语寄丁寧。如今能间隔,几长亭?” 郁达夫 《蜃楼》 七:“ 松木场 在古 杭州 城的 钱塘门 外,去湖滨约有二三里地的间隔。” 杨朔 《征尘》 :“短短的间隔,外边忽然变天了。” 4. 一个隔着一个;夹杂。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谈苑·许敏冤屡见》 :“其始 敏 夫妇在外,寃卧於内,既而间隔卧於夫妇之间,知其为鬼,无如之何也。” 王西彦 《古屋》 第一部四:“木板线装书和硬面的洋装书间隔地插着。” 徐迟 《地质之光》 :“他说明,并指点着这三对互相间隔着的山川:隆起带和沉降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