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证解释: 亦作“香鐙”。 1.即长明灯。通常用琉璃缸盛香油燃点,设于佛像前或死者灵前。 《 南史 ·顾宪之传》 :“临终,为制敕其子曰:‘不须常施灵筵,可止设香灯,使致哀者有凭耳。’” 前蜀 杜光庭 《黄齐为二亡男助黄箓斋词》 :“伏思迁拔,唯仗焚修,捨其服用之资,助此香灯之会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堂子》 :“祭日悬黄幡,繫采绳,缀五色繒百缕,楮帛二十有七,备陈香鐙。” 欧阳山 《三家巷》 一:“按那传说来推测,他们 何 家是应该断绝后嗣,灭了香灯烟火的。” 2. 燃香膏的照明灯。古代帝王舆驾仪卫导从之用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舆驾羽卫·香镫》 :“ 《宋朝会要》 曰:香鐙, 唐 制也。” 《 宋史 ·仪卫志四》 :“ 政和 大驾卤簿……排列官二人,中雉尾扇十二,华盖二,香鐙一。” 3. 闺中的灯。 前蜀 韦庄 《菩萨蛮》 词:“红楼别夜堪惆悵,香灯半捲流苏帐。”